關島,為馬里亞納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在我們遊玩這座美麗的島嶼的同時,讓我一起來了解其豐富的歷史與文化,過去關島歷經不同的殖民共可分成幾個時期:
從各項考古遺跡中發現,島上的原住民查莫洛人約從西元前2000年從東南亞乘獨坐木舟克服海象的凶險移居至關島,一直到西元1521年西班牙人到達前,島上並無任何文字紀錄,只能從考古的研究中,根據當時的器皿、獵器、陶器及繪畫來一窺古查莫洛人的起源。
從古代的居住地遺跡中發現,關島古查莫洛人是以拉提石(Haligi)做為建築的基礎,此與東南亞的一些地區的原住民文化雷同,更加證實其起源的真實性。而拉提石是頂部為倒弧形的石灰岩柱,在鄰近的塞班島、天寧島、羅塔島等都能見到相關遺跡,現如今已成為代表性的文化象徵,在許多商品或活動中,皆能看到以此形狀作為概念發想。
研究人員將此時期稱作拉提前史與拉提時期,此時的查莫洛人精通航海、捕魚等工藝,利用帆船快速往來馬里亞納群島之間從事貿易,使得可以在這區海島文化群中脫穎而出。古查莫洛人發展初期也是母系社會,全賴女性的權利與社會地位,各種文化、語言、舞蹈等傳統才得以保留至今。
其實早在西班牙探險麥哲倫於1951年3月6日發現關島前,就已有許多探險家、商人等登陸關島,但麥哲倫還是被公認為第一個由西方啟程到達東方且最先發現關島的人。
麥哲倫,葡萄牙人,西元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皇室之命環繞地球一周,據說當時是從關島西南部的Umatac Bay猶馬特克灣登陸,而查莫洛人發現因長期航海已奄奄一息的麥哲倫船隊,熱情款待食物與淡水後,一行人才得以繼續出發航程。
當時航海技術不如現今發達,麥哲倫探險隊從西班牙出發時原本共5艘船艦,但航行一年半到達關島時只剩下3艘,在關島短暫停留的三天哩,麥哲倫的書記官Antonio Pigafetta紀錄了蓋在堅硬拉提石上的茅草住屋,麥哲倫也在他看到這些民族駕駛獨木飛舟Proas,優雅輕盈的在海上馳騁,大受感動後對馬里亞納群島留下Islas de las Velas Latinas這句話,意思是大帆船之島。
可惜的是,麥哲倫離開關島後繼續往西航行,10日後在菲律賓Mactan島(現今的宿霧省)被謀殺,留下未完成環繞地球一週的遺憾,所幸在後來的船員繼承遺志,堅持努力之下於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完成人類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1565年西班牙又派出Miguel de Legazpi從墨西哥出發抵達關島,並正式宣稱關島極其北部島嶼為西班牙領土,馬里亞納群島也是以當時資助麥哲倫環航的西班牙女王馬里亞納之名命名。
由此展開往後333年的西班牙統治時期,在大航海時代的帶動下,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成為西班牙於菲律賓東方僅有的停泊點,往來墨西哥與菲律賓馬尼拉間的商船定期停靠關島,從美洲大陸挖掘出來的金礦銀礦,隨著大帆船經過關島來到亞洲換購絲綢香料,貿易頻繁,也對原本傳統純樸的查莫洛人產生巨大衝擊。
1668年,西班牙天主教在San Vitores神父的帶領之下進入關島,他們教導查莫洛居民種植農耕、畜牧等,天主教與歐洲文化開始融入查莫洛生活當中,至今關島居民約有75%信奉天主教,在各村庄也都有建立教堂作為各地信仰中心。